• OpenAI被Figure甩了?

    发布日期:2025-03-06 08:18    点击次数:166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余杨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2 月 5 日凌晨,Figure 创始人 Brett Adcock 在 X 发文与 OpenAI 解除合作。

    自 2020 年成立以来,Figure 一直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其创始人之一 Brett Adcock 曾是 Magic Leap 的联合创始人,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近几年,Figure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然语言交互和复杂任务执行,并强调从硬件到软件的垂直整合,通过自主研发的端到端 AI 模型,实现机器人系统的高效协同。

    2024 年 2 月,Figure 完成了 6.75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和 OpenAI Startup Fund。同年 3 月,Figure 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其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借助 OpenAI 技术与人类对话。到了 8 月,又宣布新款机器人 Figure 02 将使用 OpenAI 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

    可以看到,在 Figure 的发展历程中,OpenAI 如影随形,相当有分量。

    尽管外界对此有些许惊讶和疑问,但 Figure 与 OpenAI 的分道扬镳其实早有预兆。

    2024 年 11 月,OpenAI 即宣布重启机器人项目,开放多个相关岗位招聘,还聘请了 Meta 前硬件负责人 Caitlin Kalinowski 负责机器人和消费级硬件项目。上周五,OpenAI 更是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一项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申请文本中提到了"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以及"具有通信和学习功能、用于协助和娱乐人类的人形机器人"。

    因而有观点猜测,此次合作终止可能是 Figure "被甩"。

    不过,官宣分手的前一日,Brett Adcock 还发文称:

    关于" iPhone 时刻",得到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背书"的科技博主 Tim Urban 现身解释:"在未来 10-20 年内,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将无处不在。头顶飞过的送货无人机,机器人清洁工,咖啡师,引导你在超市找到正确通道的员工,以及(最终)家政服务员——所有这些都将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司空见惯。"

    看起来,Brett Adcock 对此"完全不慌"。

    据外媒报道,关于合作终止的原因,Brett Adcock 表示合作的问题在于整合。

    OpenAI 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其智能模型也相应地非常复杂。具身智能并不是 ChatGPT 制造商的主要关注点。在 Brett Adcock 看来,正确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专注于驱动特定硬件的端到端 AI 模型。

    "我们发现,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具身智能问题,就必须实现机器人 AI 的垂直整合," Brett Adcock 表示,"我们不能外包 AI,就像我们不能外包硬件一样。"

    与此同时,OpenAI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还采取了分散投资的策略。OpenAI 还是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尽管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公司专注于仓库和工厂,但 1X 已将大部分关注点转向家庭场景。自去年以来,1X 也在探索其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

    但这并不是 Figure 的优先方向。

    Brett Adcock 显然在商业市场 to B 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力量。去年 1 月,Figure 和宝马就建立了合作关系,宝马在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部署了 Figure 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公司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发自己的定制 AI 模型,在该行业中,合作伙伴关系仍然很普遍。2024 年 10 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宣布,它正在与丰田研究所合作,为 Atlas 人形机器人带来人工智能功能。

    行业内技术生态的探索瞬息万变,苹果生态系统的产品开发方法能够使软件与自身硬件系统特别契合,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然而,这种方式既困难又非常耗费资源。

    有网友还在 Figure 评论区调侃道:你们是不是在用基于 DeepSeek 的模型呢?

    不过,Figure 声称将在接下来 30 天,展示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不妨期待一下。